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查与建议

发表时间: 2016-06-07 15:23:57

作者: 民主建国会张掖市委员会

浏览:

一、张掖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

新型城镇化是指地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。这一过程也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、社会结构不断变化、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。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,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。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聚集(产业、人口聚集)。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、社会、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,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、不断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、不断创新发展方式,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。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“以空间换财富、以空间换速度、以空间换资源、以空间换生态”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城市,自古就有“塞上江南”和“金张掖”之美誉,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,以“湿地之城、戈壁水乡、塞上绿洲、清凉之都”的特色风貌独具魅力。近年来,我市坚持推动城镇化、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农业现代化同步并进,积极探索富有张掖特色的“城区以生态新区建设为重点、农村以新型农民社区建设为重点”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,全面实施中心城市和新区带动战略,做大做强中心城市,做优做美五个县城,配套完善城镇体系,健全提升城镇功能,形成了中心城市带动5个县城,辐射6个工业园区、9个重点乡镇、58个示范村和165个新型农民社区的城镇化发展体系。目前,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4.34平方公里,城镇人口达44.81万人,城镇化水平达39.35%。供水普及率、燃气普及率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%,污水处理率达到85.78%,城镇化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。

二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

近年来,我市城镇化建设工作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,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也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,突出表现在:

一是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不高。目前,我市城镇化率仅为37.11%,而且是一种人口数量型城镇化水平,城镇就业岗位少,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不强。二是产业支撑能力不强。我市属传统的农业大市,工业发展基础薄弱,农业大而不强,三产发展滞后,地方财力匮乏,城市吸纳就业能力弱,聚集和辐射能力差,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、提高城镇化水平缺乏强有力支撑。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,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,致使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比较严重,交通拥堵、道路积水、城市管网老化的现象普遍存在;农村水、电、路、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、文化、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账较多,农村设施建设落后状况亟待改善;“城中村”和旧城改造难度较大,“城中村”环境、消防、治安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。四是制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。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“二元”分割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,使得城乡之间在就业、教育、医疗、福利、保险等各个领域,都存在着制度上和政策上的不公平,城乡结构仍处于不平衡状态,加之教育、医疗、卫生、养老等社会保障能力不高、保障体系不完善,亟需对相关制度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。

三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建议

1.科学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,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。深入研究市域经济发展战略、城镇建设条件、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,统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,科学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,合理确定城镇布局、数量和发展规模,准确定位各级城镇性质和职能,准确布局市域生产力和基础设施,逐步建立符合市情的由中心城市、县城、镇、农村社区构成的城镇体系,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,推动城镇化建设科学发展。特别在农村社区的规划布局方面,尽可能向县城、乡镇集中,有条件的可以打破村社行政及地域界限,集中连片建设,避免“遍地开花”、分散建设,统一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,促进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、集约化发展,切实解决“土地城镇化”问题。

2.强化创新意识,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。牢固树立“抓城建就是抓发展”的思想,转变“就城建论建设”的观念,以经营的思想规划城市、以经营的手段建设城市、以经营的方式管理城市、以经营的思维推动城镇化发展,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。广泛引导和发动社会力量投资城市建设,建立城市建设投入产出的良性机制。进一步强化资金筹措,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,以项目为载体,争取更多的中央投资和专项补助。切实转变项目建设管理方式,积极探索以城建城的市场化路子,提高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。

3.配套完善基础设施,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。配套完善中心城市、县城、重点城镇道路、供水、供气、供热、垃圾处理、污水处理、园林绿化、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、医疗卫生、体育科技、旅游接待、金融商业、物流服务等公建设施,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基础条件。坚持统一规划、分步实施、综合配套的原则,精心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,不断健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,提升城镇化质量水平,增强城镇聚集、辐射、带动能力,切实解决好“物的城镇化”问题。

4.大力发展城镇经济,增强城镇化产业支撑能力。加快城镇化进程,最根本的途径是产业聚集发展,最核心的任务是推进“人的城镇化”,最终目的是减少农民、富裕农民。农民融入城市面临的就业等困难,如果处理不好,就会阻滞城镇化进程,甚至会落入所谓的“中等收入陷阱”。我们要把发展城市经济与培育新兴产业、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,做大做强服务业,推进产业融合,构建创新转型的大平台,促进产业聚集发展。在此基础上,充分发挥服务业这个最大就业“容纳器”的作用,增强就业创业活力,让农民“进得来、留得下、有尊严”。


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查与建议
长按图片保存/分享
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